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 校园新闻 > > 正文

特色彰显活力 创新驱动发展——新京葡萄官网入口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纪实

发布时间:2014/03/26 14:38:37浏览:

蔡 耘

这是一所在高等职业教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本科民办高校。她创建于1988年,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实施本科学历教育。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服务河南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学院的办学目标,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民办高校先进单位”、 “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20强院校”、“全国学生就业示范民办高校”、“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 “中国十大民办高校”、“郑州市民办高校办学条件先进单位”、“郑州市实验室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就业市场民办类分市场”、“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一、创新办学思路脱颖而出应用人才培养理念

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不仅是国家为地方高校指出的办学方向,更是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难得机遇。如何适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需要创新办学思路。曾经跟随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共同研究推广优选法、统筹法的学院创办人董事长刘文魁,在对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比较研究后,脱颖而出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理念。他介绍说,创办应用型大学有着自身的办学规律和完整的教育体系。它与研究型大学一样具有应用本科、应用硕士、应用博士的办学层次。除此而外,还应有相关的实用技术类科研机构和现代企业支撑。创新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思路,首先必须了解其特点,把握其规律。认识应用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的区别,二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培养理念不同。研究型大学偏重于对基础理论和学术方面的学习研究,培养出来的人才重点服务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应用型大学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学习,主要为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实用人才。

二是学习内容不同。尽管研究型与应用型大学分别都开设有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教育,层次似乎相同,二者之间甚至还有交叉,但其学习内容不同。研究型大学偏重基础理论知识研究,应用型大学偏重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学习。

三是实习目的不同。研究型大学偏重认知实习。应用型大学强调到企业体验实习。譬如,学习机械制造的学生除要了解机械冷加工“车、铣、刨、磨、钻”、热加工”铸、锻、铆、电、焊”热处理的一般知识外,还要体验“冷加工”、“热处理”的具体过程,并取得感性和理性认识。

四是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术型大学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水平”从事理论研究和科研的专门人才;应用型大学着重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重实践,敢创新的技术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

五是教师能力要求不同。研究型大学偏重基础理论知识“宽、厚 、实”的教师;应用型大学则偏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

六是服务方向不同。研究型大学毕业的学生偏重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服务;应用型大学毕业的学生主要到生产服务一线直接从事经济社会建设,或者到实用技术科研单位工作。

七是专业建设发展方向不同。研究型大学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建设;应用型大学重视对老专业进行技术改造,强调开设新专业,增加新的专业建设方向。

刘董事长提出的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办学理念,得到了全院教职员工的广泛认同。学院董事会根据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紧密结合地方高等院校面临转型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了为推动河南省及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服务,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办学方向,制定出了培养“基础实、口径宽、重实践”,“强能力、会创新、高素质”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凝练出了 “强化管理、打造品牌、办出特色、突破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把“三本生源,培养成为一流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共识。

二、调整学科布局突出以工为主专业建设特色

学院秉承现代职教办学理念,利用民办高校自主灵活的办学体制,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借鉴国外应用型大学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到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实地考察,了解区内机械、电子、通讯、网络及计算机等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邀请地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探讨论证,从传统企业改造到现代企业发展需要应用新技术的角度,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管理、经济、艺术、教育、文学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

实施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适机制。学院每年都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科学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使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专业特色,符合社会需求,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推动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如今,学院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市级示范专业4个,市级重点专业7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精品课程4门 。26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学18个,管理学3个,经济学2个、艺术4个,文学1个;增设了基本满足市场需求的42个热门专业方向,同时每个专业还增加了创新课程;33个专科专业中,工学19个,经管8个,文学6个。学院各类在校生16000余人,其中本科人数约占总人数的60%,专科人数约占40%。学院打造了出了以数控技术、智能机器人、动漫开发、光伏技术创新开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形成了以重点学科和骨干专业为核心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特色。

根据河南及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近年来,学院适时调整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物联网、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国际贸易、动画等社会急需的专业;并通过改造整理,已将自动化专业转设为符合郑州地铁和城轨建设需求的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转设为社会急需的节能环保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分别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设置了机电方向和先进制造方向、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设置了焊接和模具研究方向;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了食品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方向、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了电路设计应用和光伏发电研究方向、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了应用技术和嵌入式软件设计方向、在经济学专业设置了金融会计和投资方向、在市场营销专业设置了网络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等多个专业方向,适应了河南及中原经济区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改善办学条件实行“三证”并举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需要良好的实验、实训、实习条件。为了满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学院不断加大实验、实训、实习的教学力度,建立了实验中心、电教中心、科教中心、校内实训中心和体育艺术中心等设施。投入近亿元巨资购买供实践教学使用的仪器设备;现建有机械、电子电气、计算机、车辆交通、土木建筑工程、食品、财经、管理等设备先进、技术一流的各类实验室近百个。其中大学生创新实验室13个,校内实训基地9个,另有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3个。学院的网络实验室,可以直接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设备和资源进行远程实验教学;采用国际先进的FANUC系统建设的数控加工实验室可进行较复杂的零件加工;“数控加工工程技术中心”被批准为“河南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现代制造技术工程实践中心”被批准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数控技术已形成了“数控编程模拟”、“数控复杂加工”、“数控机床拆装”以及“数控故障诊断与维修”等一体化的实验室,在省内高校处于领先水平,凸显出“注重实践、强化技能、增强素质”的办学特色。

在本科和专科的教学改革中,学院提出了强化实践育人、强化教育实效、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定位。根据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工科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课时比例由过去的25%左右调整到35-40%,其它专业由10%左右调整到30-35%。学院利用这些完善的办学条件和设施,加强了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彻底打破了“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学生在毕业时,除了取得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的学历证外,还应取得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认证和学院组织的综合素质教育考核合格证。形成了“学历证+技能证+综合素质证”三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学院不仅具有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直属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同时还是机械工业鉴定指导中心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的授权单位,可组织开展电类、汽车类、机械类、数控类、食品类等不同领域的17个中、高级职业技能项目的培训和鉴定工作;另外学校在经管类、计算机类、艺术类等不同专业领域里还组织开展有导游员、高级国际贸易业务员、平面设计师、网络应用师、摄影师等40多种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资格培训和认证考试。历年来专业技能证书取证率平均高达80%以上,充分满足和实现了学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工作中,学院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创新模式,继续实施全面规划,创新机制,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系统全面,覆盖学生在校的每一个时间段的“两转变、三强化、四阶段、五引导、六能力、二十专题”全程教育工程,同时在学生的第二课堂时间里,开展“读、观、演、创、做”活动。形成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氛围,同时学院出台了《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的意见》和《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实施办法》。学生毕业时,学院组织的综合素质考评合格率达到98%以上。2013年学院荣获全国高等学校美育工作先进单位,艺术学院荣获全国美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新近建成的综合科教中心是学院重要的产学研基地,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共开设有机械设计创新实验室、数控技术创新实验室、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太阳能发电技术实验室、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建筑技术创新实验室、微系统与智能机器人创新实验室、3D动漫制作室、3D打印等10个创新实验室,其中机器人、3D动漫和3D打印实验室在国内民办高校中都是少有的,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平台。

四、校企合作育人拓宽应用人才实践培养途径

依据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创新发展能力的定位需求,学院主动联姻的100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育人活动。校企合作企业有30%为紧密型合作企业,50%的企业为较稳定型合作企业,20%的企业为一般型合作企业。其中有13家属于中国500强企业,有 6家属外资企业,有4家属合资企业。同时学院已与新西兰奥克兰商学院合作办学,与美国100强大学之一斯底文斯理工学院即将开展合作培育高层次人才。

学院充分利用地处郑州马寨产业集聚区的地理优势,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学院主动与郑州市二七区政府、马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合作,采取校、企、政、行结合的方式,已与马寨产业集聚区70家企业共同签署了合作办学项目协议。《中国日报》、《大河报》、《郑州晚报》分别以“内涵建设带来发展新天地”、“政府组团来搭桥 校企联姻谋发展”、“新京葡萄官网入口与70多家企业联姻办学”进行了专题报道。

学院本、专科学生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对接上,大胆引进企业课程和学校课程深度融合。如邀请国家郑州863软件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学院为动画专业学生开设《玛雅技术》课程;安排北京天圣达有限公司计算机专家为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企业所急需的最前沿的嵌入式技术。课程对接和集中实践,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了知识向能力转化,满足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客观需要。

通过校企合作,加快了学院的重点学科建设的步伐。2012年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被提升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食品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专业被评为市级重点建设专业;

开办“冠名班”,为企业培养专门人才。学院已与山东蓝海旅游集团合作共建旅游管理专业,冠名为“蓝海班”、与河南百业会计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财务管理专业,冠名为“百业班”、与苏州瑞仪电子集团合作共建电类专业,冠名为“瑞仪班”、与优德控股集团公司组建市场营销专业和会计专业,冠名为“优德班”。企业冠名培养人才实现了“共性教学”和“个性教学”有机结合,例如给“百业班”上课的都是工作在一线的资深高级会计师。他们为学生开设了《财务管理人员如何实现内、外帐的转换专题》、《加强企业成本费用控制专题》、《增值税防伪开票系统培训专题》、《国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专题》、《财务人员如何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专题》等具有实战型意义的个性化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在2013年学院举办的评比中,电气工程学院与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机械工程学院与马鞍山粤美金属品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工商管理学院与河南百业会计咨询有限公司开展的校企合作活动被评为首届院级示范性校外实践育人基地。

五、实现资源共享搭建共育人才教学保障平台

校企联姻,实现资源共享,搭建人才共育的保障平台,开展九校合作、名校支援、老校支援新校的合作办学活动。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新京葡萄官网入口、河南九三学社合作办学,实现资源共享。是新京葡萄官网入口主动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的成功做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建立校企互利、共创双赢的长效保障机制。目前,新京葡萄官网入口与校企合作单位相互借势,共创双赢已成常态。

学院出台《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聘用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注重利用社会智力资源,聘用行业、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学院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指导学生实习、毕业设计、开设讲座等,培养了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工程实践能力。

共建实验室,开发新产品。学院先后与清华科教公司合作共建了电工电子实验室,与郑州控信公司和北京法拉克公司合作共建了数控技术维修实验室,与苏州博实机器人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机器人与微系统创新实验室,先后研制生产了新型声光控开关、无级调速器、电子振流器、电子鞭炮等新产品和机床电机控制实训台、PLC可编程控制器、光纤通信实验台、高级电工考核实训装置和汽车发动机实验台等一大批教学仪器设备,提高了电子、机械、数控和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积极开展校企联谊活动。2012年以来,学校邀请洛阳一拖、格力空调、日产汽车、海马汽车、美的空调、大用食品、郑州三全等20多家全国知名企业进行联谊活动;同年,分别与河南百业会计有限公司、河南华豫动画集团召开了座谈会,加快了校企合作的进程,使学院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方面更加符合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满足以制造业为主,全面发展商贸、旅游和文化产业的需要。

开展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探索。近几年来学校不断加大经费投入,重点改善实验、实训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建成了实验中心、电教中心、科教中心、校内实训中心(实习工厂)和体育艺术中心等实践教学保障设施。由于学院具有工科专业的人才技术优势,具备了机械、电子仿真和全真的实训实习条件,在校企结合中,高度重视把共建校中企实验实训基地提到了议事日程,先后与浙江天煌、郑州控信、神州数码、广州唯康、苏州博实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电子技术实验室、网络室、综合布线室、机器人与微系统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2012年,学院与海马集团共建的现代制造技术工程实践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郑州纺织机械厂共建的数控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列为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被评为市级示范专业;电工电子实验室、数控技术实验室、食品分析实验室被评为市级重点实验室,市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位居河南省民办高校前列。

六、打造“双师”队伍满足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需要

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打造具有丰富理论教学能力同时又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了缩短学生与现代企业人才需求的差距,培养出具有优良作风、奉献精神、精湛技术、同时又善于管理现代企业的应用人才,学院采取了聘请退休老教授﹢中青年骨干教师﹢引进青年教师﹢校企合作企业的CEO和高级技术人才“四结合”的方法,充实和加大了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选派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学校制订了《选派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的实施办法》,利用校企合作平台,鼓励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锻炼提高。2013年,共有78名专业教师分别到中国一拖集团、山东蓝海集团、奇瑞汽车等知名企业进行实习锻炼,直接参与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获得了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第一手经验和资料。

开展技术培训与技能竞赛,提升“双师”素质。学院利用先进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通过以老带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办法,开展专业教师技能培训。目前30%以上教师具有双师资格,近年来,学院教师共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7项,其中厅局级项目以上149项;发表论文965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24篇(SCI:15篇,EI:6篇,ISTP:3篇);获奖励311项,主编、参编著作132部,获国家专利17项。2013年,教师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篇,纵向立项128个。其中省级项62项,省级鉴定成果42项。学院开办的科技讲坛项目,荣获河南省科普成果一等奖。取名为《移动通信,信息管理设计系统》、《定时跟踪光伏太阳能路灯系统设计》、《传感器网络的粮仓害虫图像监测系统》、《单片机的可编程智动控制系统》通过资料和成果实物鉴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跟踪服务,主动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院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成立了应用技术研究中心,鼓励教师和学生针对郑州乃至周边企业实际情况和技术难题组织科技攻关,并积极将所取得的成果向周边企业辐射,以服务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学院企业管理咨询研究所已与驻地的马寨工业园区紧密合作,共同建立了马寨产业集聚区“企业培训中心”,为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同时还与工业园区管委会联合开展了《郑州马寨食品工业园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马寨镇“新型城镇化”的典型探索》《郑州市马寨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发展研究》等项目,取得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政府、高校和企业联手的途径与方法》、《民办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一批研究成果。

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学院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浮躁心理、克服不愿意到基层去、到生产第一线去建功立业怕苦畏难情绪列入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解决的问题。学院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政治理论教学之中,在课程中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使命与感任感的形成、中国传统化与当代大学生诚实守信的人格培养四个专题教学内容。第一课堂注重培养学生“六种能力”:政治鉴别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第二课堂注重培养学生“六种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办事能力、社交活动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书法写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政治上的坚定性,道德上的纯洁性,专业上先进性,身心上的健康性和人格上的完美性。

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推动了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学院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学校规定学生在申报项目、资源利用、经费支持、论文发表、成果奖励等方面享有与教师同等待遇;近年来,我院学生分别在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等多种大赛中获得多项高级别奖励;多篇学生论文在我校学报和校外公开刊物发表。如今,学生已有4项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准确,技术技能教育措施得力,从学院毕业的学生终于形成了“动手能力强、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独特优势,社会用人单位对新京葡萄官网入口的毕业生给予“有工作魄力、有创业实力、有发展潜力”的高度评价,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从2006年开始,学院利用河南省唯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民办类分市场的有利条件,每年举办 “河南省民办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并定期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举办专场招聘会,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2013年河南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共吸引了来自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少林客车等全国约600多家及校企合作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15000多个。招聘现场,盛况空前。学生积极主动的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气氛活跃。由于招聘会规模大、质量高,受到了学生、家长、企业的一致好评,被媒体称为全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根据地”。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学生就业示范民办高校”、“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就业政策落实先进单位” “河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等荣誉称号。

在办学实践中,新京葡萄官网入口创办人、董事长刘文魁先生对坚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学院的办学目标有许多真知灼见。他说,关键在于与时俱进,树立独特的办学理念,在做好“六个特别”上下功夫:一是需要特别的人才定位,突出应用型;二是需要特别的教师,突出双师型;三是需要特别的校长,突出创新型;四是需要特色的专业,突出复合型;五是需要特别的教改,突出实用型;六是需要培养特需的人才,突出专门型。这样才能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对策,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找到答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高校转型走出一片新天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