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 校园新闻 > > 正文

关于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4/02/25 14:24:42浏览: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院长钟秉林在中国民协高专委第二届换届会议上的报告,根据其PPT整理)

一、关于优化发展环境

(一)大力扶持,严格规范办学

1.清理歧视性政策,保障同等待遇(例如法人属性、地位税费、教师待遇、专业设置、职称评定、项目申报、评奖)。

2.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制度保障体系(例如产权政策、会计制度、合理回报、现代大学制度、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完善政府扶持机制(例如直接或间接财政资助、政府购买服务、安排专项基金、设立发展基金)。

4.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例如对民办高校进行科学分类、实施分类管理、制定那个标准,进行质量认证和审核评估,制定安全稳定运行机制)。

(二)出台文件,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国务院、教育部和各省市对以上优化民办教育环境出台的各种政策性法规和文件,为民办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关于坚持内涵发展

(一)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1.主要矛盾转化

①高等教育的矛盾主要是社会公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迫切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

②要解决上述矛盾,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质量。但是优质教育资源需要长期积累厚积薄发。需要从硬件、软件、师资队伍、传统文化、校风学风、办学特色等方面积累凝练。

③矛盾凸显现象是办班热、辅导热、条子生、高考移民、考试舞弊。

④社会出现的教育热点问题:质量、公平。

2.发展方式转变

当前,高等教育的重大现实问题与时代任务:一是如何不断拓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高质量;二是如何合理配置有限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三是如何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地位,推进教育国际化。

因此,高校必须“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发展”要向“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发展”。

3.高等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

随着高校质量建设主题地位的强化,内涵发展形成共识,内涵发展任务繁重,内外环境更加复杂,深化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使得高等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

(二)经济发展方式调整

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管理创新、调整经济结构需求和产业结构需求,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城镇化,以此集约型经济增长,达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社会职业及就业市场变化

高校应该研究产业结构、社会职业、人力资源需求和就业市场变化,调整人才培养规格、专业结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2.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

一是大学改革滞后,培养模式落后;二是自1998年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增长7倍,就业形势严峻。

(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1.学科发展综合化

探索:资源整合,跨学科研究和跨专业人才培养;

调整:内部学术治理结构、学科专业结构;

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

2.信息量飞速增长,知识更新和成果转化周期缩短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调整人才培养规格;

优化: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

重视:大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培养。

3.学科和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随着网络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工程、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要求高校有前瞻性和系统性地优化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

4.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发生改变

知识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知识传递方式由单向专项互动,“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的出现,使得大学知识权威遭到威胁,教育实际效能受到质疑。

【慕课(MOOC)】 “M”代表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慕课课程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 “C”代表课程的意思。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多家以商业形式的供应商专门提供慕课平台,并进入中国。

【翻转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

【微课程】 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上述情况导致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教室布局收到冲击。要求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由传统的传授者和组织者转变成与学生一起的学习伙伴,形成学习的共同体。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第一课堂改革,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建立多样化和个性换培养模式。

(四)高教投资体制改革

1.政府对高教投资力度加大

国家对公办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提高到生均年度12000元,教师科研经费等等保障费用均在不同程度增加。仅北京师范大学年度花掉经费24亿。但民办高校生均教育经费目前还尚无保障。

2.提高教学质量及改善生活条件的诉求增加

为此,高校一是要保障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和生活环境;二是加强科学管理和规范办学,保障教学质量和正常教学秩序,及时消除失稳苗头,避免群体公共事件发生。

3.状告学校法人案例增多,校方败诉率较高

有些高校对学生诉求反映不敏锐,改进不及时,工作不到位;在学生管理制度,例如学籍制度、学位授予制度等规章制度与上位法律法规相冲突,形成状告学校案例增多。因此高校应该反思学生管理制度,系统梳理和修订相关政策文件,保持与法律法规的“自恰性”。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执教。

(五)教育国际化新趋势

1.人力资源跨国流动势头迅猛

近年来,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2012年出国留学人员近40万;来换留学近33万(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2011—2012学年,美国有国际学生76.5万(其中中国学生19.4万,占1/4),美国留学生收入227亿美元。通识,教师国际流动也明显加速。

2.教学资源跨国流动和传播速度加快

一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增长迅速。到2012年底,本科以上中外合作项目732个,办学机构43个。二是国际化课程、教材和课件的跨国流动和共享呈上升之势。

3.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跨国传播和融合

一是教育思想观念、教学管理、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传播;二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融合;三是大学多元文化的相互传播与融合。

因此,高校要拓宽国际视野,促进人员、资源双向流动,不能闭关办学,实施开放性办学、提高教育国际化。

(六)集中精力内涵发展

高校要把“育人”作为根本任务,把“质量”作为声誉载体、生命发展线。

①协调发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速度(节奏)。

②特色发展:比较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

③和谐发展:倡导师生为本,凝练管理文化、提升校园文化。

④统筹兼顾:抓住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高校知难、行更难,切记要遵循教育规律,注重积累而厚积薄发。

三、关于注重特色发展

办学特色是指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凝练升华而形成的比较优势,是体现大学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核心竞争力。

主要体现是:与大学办学理念和功能密切相关联的人才培养、专业发展、学科建设、校园文化峰方面。

形成特色的前提是:在学校内部形成高度共识,在社会上得到广泛认可。

办学特色遵循规律是:长期积累、凝练升华、与时俱进。

四、关于应用型定位

(一)办学定位

办学定位体现在教育理念、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方向,要面向区域经济办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要各安其位,科学定位,多样化发展,切忌盲目攀比、发展目标和模式趋同,要向应用型、应用技术型、社区学院发展。

(二)人才培养模式

1.明晰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

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旨,构建知识、能力、素质质量标准。

2.构建科学的专业体系

建立专业的准入、调整、退出机制,做到内涵调整与更新。

3.优化课程体系

要平衡同时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夯实学科专业基础与加强实践能力训练。

4.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着重职业能力培养、职业技能训练、首岗胜任与发展潜力。

5.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探索多样化、个性化教学,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注重探究式学习,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模式。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师资制度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整体水平,改善教师生活待遇。

7.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要积极探索面向市场,学产结合、校企合作,实施就业。

8.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要从标准、体系、方法、改进机制等方面建立教学评价、专业评价制度。

(三)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坚持应用型、服务性导向,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直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线需求。

一要遵循高校的科研活动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呈正效循环。

二是把大学生早期参加研发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是坚持教学科研相长,以科研促教学。

五、关于开放型办学

①借鉴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和现代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②探索培养外向型高素质人才。

③鼓励师生通过联合培养、合作研究、讲学游学、参加国际会议等方式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④吸引外国留学生到中国留学,促进中国教育资源国际流动。

六、关于高水平大学建设

1.高水平大学基本要求

明晰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

先进的培养模式和质量保障;

科学的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

精良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浓郁的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

2.高水平大学核心

高水平大学建设成功的核心是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关键是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声誉得到社会认可。因此要平和心态,注重积累,集中精力,内涵发展。

3.高水平民办大学

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积累,没有捷径。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要遵循规律,实事求是。从长远目标而言,高水平民办大学应该是在全国高校中处于高水平地位的民办高校;从中期和近期目标不而言,则应循序渐进,首先在民办高校中处于高水平,继而在地方高校中处于高水平。(整理人:宋国华)

Baidu
sogou